法制網訊 :今年的開學季,家住汕尾市紅海灣經濟開發(fā)區(qū)田墘街道的詹昭君和李俊達兩戶家庭終于不用再愁了,由于當地邊防等部門的幫助,兩家共10個孩子免費做了DNA親子鑒定,趕在開學前解決了戶口問題。
早在兩個月前,廣東公安邊防總隊田墘邊防派出所官兵在對無戶口貧困戶進行摸排時就發(fā)現,南聯(lián)村詹昭君的6名孩子和外湖村李俊達的4名孩子還未入戶,其中最大的14歲,最小的2歲。而未入戶原因都是因為家境貧窮,孩子都是請村里的接生婆接生的,沒有《出生醫(yī)學證明》,耽擱了入戶時間。
詹昭君自己坦言,沒有戶口確實“損失不小”,不僅享受不到“新農村合作醫(yī)療保險”和“城鄉(xiāng)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孩子上學也受到影響。
田墘邊防派出所所長李波跟記者介紹,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的意見》,其中第2條第2款指出,“在助產機構外出生的無戶口人員,本人或者其監(jiān)護人需提供具有資質的鑒定機構出具的親子鑒定證明,向擬落戶地縣級衛(wèi)生計生行政部門委托機構申領《出生醫(yī)學證明》”。
但是,10個孩子的所有親子鑒定費用高達25000元,務農為主的兩戶家庭經濟根本無法承擔。
隨即,官兵們主動向紅海灣經濟開發(fā)區(qū)公安局多次溝通協(xié)調,為兩戶家庭解決了親子鑒定費用。
6月21日,官兵們邀請司法親子鑒定機構人員到派出所為10個孩子提取了DNA樣本。經過10余天的等待,終于出了鑒定結果,確定均為親子關系。
隨后,官兵們幫助兩戶家庭到計生局補辦了《出生醫(yī)學證明》等相關材料,并在田墘邊防派出所辦理了戶口和身份證。自此,困擾兩戶家庭長達14年的“孩子黑戶問題”終于得到了解決。
北京科鑒基因中心上戶口親子鑒定條件:被鑒定人要到場并提供有效證件(身份證、戶口本、護照、港澳來往大陸通行證),對于沒有證件的小孩可以不用提供證件。其上戶口親子鑒定就是一個現場取證的過程,現在需要采集當事人的血痕即是DNA樣本,指紋、身份核實,有效證件證明會附在司法檢驗意見書里面、照相,現場的電子照片會附在報告里面。同時還有司法鑒定許可證和鑒定人的執(zhí)業(yè)資格證明附在報告里面。所有內容裝訂在一起加蓋司法司法鑒定專用章及騎縫章。同時還有備案留存。